中国与四大粮商的战争「续」:美国大豆之死
前期提要:聴風樓在上一期《中国与四大粮商的战争》中,详细描述了美国利用咱们中国加入WTO的现实需求,最后在双方签署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之中有意埋雷,在咱们正式加入WTO之后不到两年,四大粮商随即和国际资本财团对咱们的大豆榨油产业发起了掠夺性的疯狂进攻。
前期提要:聴風樓在上一期《中国与四大粮商的战争》中,详细描述了美国利用咱们中国加入WTO的现实需求,最后在双方签署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之中有意埋雷,在咱们正式加入WTO之后不到两年,四大粮商随即和国际资本财团对咱们的大豆榨油产业发起了掠夺性的疯狂进攻。
谁能想到,决定每个人餐桌上食物安全的大事,不是在田间地头,而是在实验室和工厂里酝酿的。
初秋,豫东平原暑气渐消,柘城县鑫新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烘干塔下,总经理史则民正向种粮大户讲解“大农户联盟”运作之道。这么多位来自安徽、山东、河北及河南省内的种粮能手,凝视着塔前“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红色大字,再看看粮仓内金黄饱满的麦粒,眼中满是期待。
长期以来,全球粮食市场的“霸主”——西方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经验,在粮食收储、物流、金融、贸易等各个环节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全球绝大部分粮食交易量,在农产品市场中也拥有极高的份额,定价权基本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曾凭借
今天中午路过县粮站时看见好多人排队卖粮。老张头跟去年这时候比瘦了不少,他跟我说现在小麦价格一天一变,卖早了怕后来涨,卖晚了又怕烂在手里。粮站门口的公示牌写着国标三等小麦收购价每斤一块二三,和上周一样没涨。
全球大豆市场的板块从来不是静止。中国上世纪90年代前,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甚至比现在国内吃的都多?那个年代,东北的黑土地,油亮亮的豆子一仓接一仓,老农戴着草帽,麻袋一背,拉到车站,火车一列列发往国外。一时间,国际粮商还得看中国眼色吃饭。这种景象,后来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言:“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美国政府常以粮食为武器推行全球战略,21世纪对中国发起的粮食战争却以失败告终,背后的博弈值得深思。
河南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近期粮市突然变冷。鲁花、五得利、益海嘉里等大厂价格牌集体挂“落”字,如同给整个产业泼了一盆冰水。商丘五得利直接给新麦价格减了5厘,相当于每斤小麦减少收益0.05元,这对于粮商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全球粮食贸易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2004年,国际四大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联手做局,试图通过操纵大豆价格收割中国市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以中储粮的强势反击收场,四大粮商不仅没捞到便宜,反而让中国彻底看清了粮食自主的重要性
这场仗里,国际四大粮商,也就是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简称“ABCD”,仗着它们在全球粮食市场的老大地位,想通过操控大豆价格捞一把大的,顺便给中国添点堵。
时至五月下旬,黄淮海平原即将迎来夏玉米的播种热潮。然而,近年来多变的气候,如时常发生的锈病、突如其来的高温干旱或是连绵阴雨,让玉米种植充满挑战,也让广大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多了不少担忧——如何才能选到一个既高产又能“稳得住”的品种?